使用Datalab及BigQuery進行大數據分析[Part 2]

利用Storage及BigQuery,在Datalab中結合標準SQL及Python預測KKBOX使用者訂閱流失機率

YL-Tsai
24 min readSep 25, 2018
GCP的三項產品,BigQuery, Storage, 以及Datalab,圖片來源 https://pse.is/AHBLZ

在系列文的Part1中,我們成功了建置了一個雲端的Jupyter notebook環境,事實上在datalab的指令之下,我們串聯了GOP上多項獨立的產品包含:

  • 一台google機房的虛擬機器(VM),稱為Compute Engine,帶有開機硬碟(20G)及永久磁碟(200GB)。
  • 一個Storage中的Bucket(備份資料)。

Storage是什麼?

大致上來說,是外接式硬碟的概念,根據官方說明,是有經過穩定性優化,以及讀取速率的優化的產品,除了可以當作一般儲存區,還有各式各樣的優勢,想瞭解可以參考Google Storage

目前來說,就暫時把它當作外接硬碟,接著我們還需要匯入到BigQuery。

BigQuery又是?

大致上來說,是一個優化過的資料庫系統,我們可以透過ANSI-2011標準資料庫語法,進行初步的聚合並輸出結果,詳情也可以參考Google BigQuery,寫得非常清楚。

我們不能直接把Compute Engine的規格提高然後分析大數據就好?

當然可以,但是升級到最大能夠有多少RAM?

GCP的Compute Engine提供的最大記憶體規格是8CPU,52 GB RAM。在本文示範資料集上是行得通的。

但是,萬一之後你需要分析TB及PB等級的資料呢?

到了那種情況當然就會有各種解決方案,例如分散式儲存及分散式計算等等,而BigQuery也是其中一種解決方案。所以對於學習SQL我們可以這樣想:

Python使我們可以很簡潔的分析數據,各式各樣的EDA及訓練模型,SQL對應到的資料庫技術則可以擴展我們可處理的數據規模,到達GB,TB及PB等級,事實上也是這樣的,因此,本篇分析文章適合:

  • 在資料科學領域已經大概掌握了Python,想要學習新的語言以拓展自己可以處理的數據規模之讀者。
  • 想要了解在雲端上如何處理大量資料分析走馬看花的讀者。

若次初次接觸SQL的讀者,建議可以花一些時間在學習基本的SQL語法,而我是Kaggle Learn — SQL課程開始。當初筆者大約在這上面花1個禮拜的時間,就開始著手進入專案,SQL語法基本上要入門並不會門檻很高。

所以,整個架構是這樣的:

GCP的三項產品,BigQuery, Storage, 以及Datalab,圖片來源 https://pse.is/AHBLZ

開始下載及上傳資料

從Storage上傳到BigQuery,接著用Datalab直接分析,在Docker容器內已經幫我們把各種API接好了,同時,整個GCP的主控台也都是中文的UI,這讓我們有極大的操作方便,所以在執行以下步驟時,使用網頁的圖形化介面點一點即可,筆者相信這個部分難不倒各位讀者,如果真的有困難,你也可以留言,或是寄信到我的信箱(yltsai0609@gmail.com)討論,以下是筆者的操作流程:

註 1 : 當時這項比賽在比賽期間,資料非常的原始,不少Kaggler依照主辦方的定義自己全新標註訓練資料集,得到乾淨度較高的資料,如今比賽已經結束,我們跳過重新標註資料的部分。註 2 : 筆者自己在2個月前分析時,還沒有新版的UI,中間過程有使用過新版UI上船資料集,但是當時Schema的部分有時候讀取不正確,如果各位讀者使用新版UI沒有問題,則可以忽略,不過筆者建議轉為舊版UI。註 3 : 選擇從storage上傳時,舊版UI會需要填入路徑,storage的路徑可以在storage --> 點選資料夾 --> 點選總覽 --> gsutil 連結。
例如我的就是gs://kk_data。
Google BigQuery舊版UI — 上傳範例_1。
  • 路徑的部分:gs://kk_data/members_v3.csv 意思為google storage://bucket_name/dataname ,這個部分是不是像極了在本地端硬碟中資料位置呢? 筆者我是覺得頗直覺的。
  • 目標資料表則是幫你上傳的資料取個名子,BigQuery的結構為資料集(Dataset) --> 資料表(Table) --> 資料表綱要(Schema) --> 每一列之數值(字串)(Values) ,勾選自動偵測即可(automatcially detect),接著按下藍色的建立資料表(Create Table)。
  • 然後依序類推上傳sample_submission_v2,transactions,transactions_v2,user_label_201713,userlogs,userlogs_v2,總和7張資料表。

完成之後會長成下面這個樣子:

Google BigQuery舊版UI — 上傳完成範例_2。

開啟Datalab整理資料表

從CloudShell連線進入Datalab,並開啟notebook,如果忘記怎麼做的讀者可以回到上篇文章複習一下。

%bq tables list

%bq 是datalab中的bigquery magic commend,我們不用import bigquery的module就可以使用6, 7成的功能,我個人是覺得蠻夠用的,甚至是dryrun的部分,正規的模組支援的也沒有magic commend順手,所以我還蠻常使用的,你也可以使用 %bq -h 來查看其他功能。

我們也看到了我們要合併的資料表,分別是user_log, user_log_v2以及transactions, transactions_v2。

%bq tables view -n kkbox-210108.DATASET.user_logs

使用 %bq table view -n table_name 當作pandas當中的 df.head() 來使用,使用view是不會花費到查詢費用的,bigquery的使用中,每個月的前1TB查詢是免費的,超過則會收費,但是比起Compute Engine,是蠻便宜的,資費可以查看官方文件以量計價的部分

對於這樣一個28GB的大檔案,我們終於可以透過bigquery輕鬆的處理,看到各個欄位的名稱之後,寫一個query來進行插入:

寫好query之後進行dryrun:

%bq dryrun -q Concat

這則是告訴我們,這個query會掃描2GB,結果會存在雲端,不會動用到我們虛擬機器中的佔存,如同我們剛剛所說的,BigQuery每個月的前1TB免費,雖然我們的資料比起TB小多了,但這個習慣在資料量越來越大時就越來越重要。

執行query:

%bq execute -q Concat

觀察列的數目,從392,106,543變成410,502,905,這意味著我們插入成功了。

輸入%bq table view -n table_name 來確認

%bq tables view -n kkbox-210108.DATASET.user_logs

完成之後把user_logs_v2這張表刪除。

將資料表列出來確認成功刪除:

%bq tables list

我們就完成了資料表的串接,接下來transactions及transations_v2就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過程,讀者可以自己操作一次,這邊直接把程式碼都放在一起:

開始分析

這裡筆者換了一個資料集,名為kk_Data,但是和剛剛操作的範例是完全一樣的,剛剛的DATASET資料集只是為了重頭示範一次。

本文將會使用BigQuery以及Python分析KKBOX的顧客流失預測挑戰賽(WSDM — KKBox’s Churn Prediction Challenge),做一些探索性分析以及訓練預測模型,我們開始吧!

開一個新的notebook,先看一下目標變量

%bq tables view -n kkbox-210108.kk_Data.user_label_201703

我們可以看到總共有886,500 (886k rows)的使用者,經過匿名處理,目標變量is_churn意義為是否流失,根據官方的描述,若為3月流失,定義為,在3/1~3/31到期的使用者,並且在+30天後沒有訂閱行為,則會被判定為流失,即4/1~4/30若沒有交易資料,則會被系統標記 is_churn = 1。而測試集則要順推一個月。

檢查是否有NULL/NA 及 重複的資料,以及is_churn的分位數:

%bq dryrun -q check%bq execute -q check

dryrun告訴我們將會掃描47MB,很OK,是個很小的資料,事實上直接用pnadas也不成問題,這邊作為一個使用SQL語法上的練習。

沒有null,皆為獨立使用者,流失的使用者非常少,少於25%。

接著我們來看一下流失比例,首先載入python的所需套件:

首先datalab中的套件和本地端有些不同,目前google所提供的datalab中的各種套件,有些不是最新的,這有時候會讓我們使用上有一些不舒服,不過和BigQuery配合可以處理大規模的資料,也只好祈禱趕快更新了,根據筆者的經驗,比較有差別的是scipy以及seaborn,這個部分讀者需要注意。

此外datalab的上方工具列最右邊有一個Kernel,我們可以轉成python3(註1),使用上會比較順暢,如果習慣python2.7的朋友,就使用預設即可,這邊使用python3。

註 1 : 目前18/09/25,datalab中的python3版本為python3.5,而時下最新的版本為   3.7。

這裡筆者從Stackoverflow上找到了這個square scale的自定義涵數,這會讓我們畫的圖更漂亮一些,在有一些skew程度的資料很好用,skew更大的話我們則直接使用log scale:

資料來源 : https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42277989/square-root-scale-using-matplotlib-python

接著將初步聚合的資料讀取到pandas中:

pandas會告訴我們執行時間,跑了多少容量,以及價格,最後加上傳輸資料的時間等細節資訊。而這裡必須將Kernel轉成python3,不然會有沒有抓取到bigquery magic command的錯誤訊息。

接著就可以回到pandas中使用熟悉的工具做EDA:

流失與否的計數統計,X軸為流失與否,y軸則為累積數量,使用squareroot scale,並計算確切的百分比。

這裡在y_scale使用了squareroot,我們可以在資料有不小傾斜程度時好好觀察資料,約有4.9%的使用者在3月流失,是沒有流失的1/19倍:

  • 好消息來說,kkbox的使用者並沒有非常大比例的流失
  • 壞消息來說,我們將要處理一個不平衡的資料集,我們可能需要對資料集調整訓練時的類別權重,或是過濾掉一些資料。

接著來看看我們的大怪獸user_logs:

%bq tables view -n kkbox-210108.kk_Data.user_logs

資料工程方面,這個table有41,052,905(41 millions rows),在技術上仍然可以透過調整資料型態讀進pandas,而這裡採用BigQuery進行掃描來初步聚合。

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使用者名稱是重複出現的,顯然是紀錄了當天的聽歌行為,而主辦方已經初步聚合了當天的聽歌的情況,分成聽歌百分比,25%, 50%, 75%, 98.5%, 100%, 以及每天聽了幾首不同的歌曲,以及總聽歌秒數。

是否重複我們已經從view當中得知,所以我們測試是否有null,以及透過分位數來了解資料大致分布:

%bq dryrun -q check
%bq execute -q check

dryrun告訴我們會掃描26GB的資料,距離1TB,還算是夠用的,不用擔心。

和原始資料表對照,沒有Null值。

接著我們看一下簡單的資料分布,如同pandas中的descirbe,如同那句格言,資料越大,困擾越大,光是寫query就可以寫一長串......:

%bq dryrun -q check
%bq execute -q check

為了方便閱讀,我們用將結果轉成dataframe並做一些排序處理:

這個步驟有幾個點要注意的地方:

資料工程方面

  • 上一個方法中我們使用pandas中的函數read_gbq,這裡則是用bigquery的magic command直接得到dataframe,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,但讀者目前偏好第2種,原因在於,整個流程包含dryrun時,方法二的程式碼更簡潔。
  • bigquery轉成dataframe時似乎有時候會把排序打亂,兩個方法處理這個問題,資料少的時候可以先跑%bq 確認,再轉成dataframe時在確認是否有亂掉,方法二則是先給定行/列名稱。這裡採用方法一。

結果分析方面

  • 我們從total_secs的結果可以看到有異常值的出現,這顯示了如果我們需要使用到這個特徵需要進行資料清理。而是否要清理資料則是需要評估我們是否會用到這些特徵,如果確認不會用到,就省了清理的功夫,畢竟資料清理真的是很麻煩但是又必要的事。
  • 使用者聽歌25%, 50%, 75%的比例不高,中位數非別為1, 2, 0,我們可以推測其卡歌率不高,某個程度上有可能是使用者們滿意自己所聽的音樂。
  • 此資料集據官方描述是以一天為一筆,我們可以粗估使用者每天大約會聽17+2~19首歌。
  • 這裡的最大值都是值得懷疑的,官方文件寫說user_logs為每日紀錄,我們觀察num_100這一列,一首歌4分鐘也就是240秒,平均來說一天(86400)最多只有可能聽到360首完整撥放的歌曲,因此要取用這些資料,勢必要做清理及過濾。
  • 關於異常值,事實上由於處理手續的繁複,有時候我們也會觀察異常值的比例,如果比例不高,這意味著有意義的資料還是佔了大多數,有時候在時間成本的考量下,也有可能直接當作noise處理。

特徵抽取

有了初步對資料集的認識,我們來思考即將流失的顧客可能有怎樣的行為,並抽取出特徵:

  • 針對每一個使用者,計算其過去六個月以來聽歌100%的歌曲數 / 總聽歌曲數,並假設異常值比例不高,當作noise,將特徵命名為使用者潛在滿意度(user_latent_satisfaction)。
  • 針對每一個使用者,計算其過去六個月以來總共聽歌的天數,一條紀錄計算為一條,將特徵命名為聽歌天數(day_listen)。
從BigQuery抽取出特徵 — 使用者潛在滿意度(user_latent_satisfaction)
%bq dryrun -q query
%bq extract -f csv -H -p 'gs://kk_data/ft_satisfaction.csv' -q query --verbose

dry run顯示掃描38GB,並將其抽取到Storage中。

%gcs read --object gs://kk_data/ft_satisfaction.csv -v df_ft_satis

使用magic command將sotrage中的檔案讀取出來,下面透過StringIO讀進pandas。

df_ft_satis = pd.read_csv(StringIO(df_ft_satis))
df_ft_satis.info()
  • 這裡筆者使用了CTE的概念,在SQL Hunting day4中有提到, Common table expression,只在寫query當時產生,隨後消失,類似暫存的概念,而這樣寫query使得我們的query可讀性增加。
  • 關於資料存取與轉換,起初使用了read_gbq,和bigquery中to_dataframe兩種,關於這兩種的優劣上面已經比較過,然而這兩種在速度的表現上不太好,有時候等太久,於是筆者研究了一下,一個較快的方式但是較為麻煩就是先存到storage,在讀進pandas,上面實作了這一點。
  • 補充上一點,筆者在此資料集實測時,最慢的為使用bigqueryAPI,約80s,最快的為存到storage在讀進pandas,約20s,速度為4倍。
在此資料及中,使用方法及大約所需時間:  1) BgiQueryAPI (BigQuery magic command) ~80s
2) pandas read_gbq ~ 55s
3) storage first, then read to pandas ~ 20s

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筆者在github中notebook的實測,這裡不列出來。

接下來抽取聽歌天數(day_listen)。

%bq dryrun -q query
%bq extract -f csv -H -p 'gs://kk_data/ft_day_listen.csv' -q query --verbose

從storage中讀取進來

%gcs read --object gs://kk_data/ft_day_listen.csv -v df_ft_day_listen

使用StringIO讀進pandas,並將兩個特徵透過匿名使用者名稱(msno)拼起來。

df_ft_day_listen = pd.read_csv(StringIO(df_ft_day_listen))
df_train = pd.merge(df_ft_day_listen, df_ft_satis, how='left',on=['msno'])

接下來對測試集作完全一樣的事情,但由於我們是抽取過去六個月內,因此日期需要改成:

WHERE date > 20161001 AND date < 20170331

其餘的部分,只要將JOIN的表換成submission,接著dataframe命名多加一個sub,這裡作者就不重複(但是你可以在最底下gist找到完整的程式碼。)

抽取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用python中的pandas及sklearn進行建模了,各位讀者應該也感覺到了資料大時,整個運轉會變得需要注意很多工程問題,儲存問題,效能問題等等,這是一位資料科學家習得能夠分析GB,TB,甚至PB等級所需要了解的。

探索性分析(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)

按照是否流失(is_churn)為一個維度,個別觀察分布情況以及聽歌天數(day_listen)以及使用者潛在滿意度(user_latent_satisfaction)兩變數散佈圖。
聽歌天數(day_listen)以及使用者潛在滿意度(user_latent_satisfaction)以及是否流失(is_churn)的皮爾森相關係數圖。
  • 從聽歌天數的分布我們可以看到,過去六個月以來聽歌天數較少的,流失機率較高,符合我們的直覺猜測。
  • 從使用者潛在滿意度可以看到,流失的潛在滿意度在統計上確實是比較低,但幅度沒有很大(兩條曲線平移的程度沒有差很多),潛在滿意度為0時,流失的機率則比較小,這一點是令人匪夷所思的,如果聽完整歌曲的比例為零,預期應該是常常卡歌,流失率較高,此時有幾個處理程序:
1) 這個情況的比例高不高? 從分布上看起來是不高的,所以影響的流失的層面較小2) 評估資料抽取出來的資料工程難度,衡量投資的時間及最後可能達成的效益比例為何3) 將潛在滿意度很靠近0的資料抽取出來看,觀察使用者行為,並做更多的推測4) 在驗證集上做實驗,嘗試各種推測使否讓loss降低
  • 從散佈圖可以看出來和相關係數圖來看,聽歌天數和使用者潛是相關的,我們可以看到聽歌天數越高時,散佈圖越藍色,表示了滿意度在統計上是上升的。
  • 而兩個特徵和是否流失的相關係數很低,這是因為noise很大,我們可以將特徵切分為聽歌天數等級(例如六個月內,聽得很少,聽得多,聽得很多),來降低noise並進一步萃取特徵,然而目標的預測為log_loss而非binary classification,下面將會比較有將特徵切分以及原始特徵的驗證結果。

缺失值(Missing Values)

關於缺失值有幾項討論:

  • 由於我們資料的抽取時間為20160901–20170228,對於3月流失的客戶而言,這樣的抽取方式無法擷取到3月的行為,這是需要注意解釋性的部分。
  • 如果只抽取一個月,缺失值比例會比較高,依序兩個月,三個月,缺失值比例會遞減,這對於我們機器學習模型來說,抽取越多個月表示資料將會越完整,但是,太久遠的資料對於目標函數(3月是否成為流失顧客),的參考價值也會降低,因此這裡有兩個效應拉扯,筆者使用驗證集來測試抽取時間的參數應該幾個月比較好,最終測試得到的結果是抽取6個月的數據。

填補策略

常見的方法有中位數,平均數,及眾數,利用其他特徵做統計推測,利用其他特徵做Regression等。手續繁複程度依序遞增。筆者自己嘗試了一下,填入中位數會引起很大的bias,將會影響模型預測,然而,在找到適合的其他特徵進行推測之前,先放著,代價同樣的是對於目標分布是有bias。而這裡筆者採取這個做法:

  • 先全部填入 -1 ,當作一個特徵類別,在有些時候效果還算不錯。本篇文章中採取這個做法。

聽歌天數(day_listen)

在剛剛第一輪EDA當中我們決定切分成幾個等級來降低noise:

左圖為聽歌天數(day_listen)的分布圖,將其切分成4塊,綠色表示流失,右圖為區塊內的流失率,其中-1為缺失值。

從此特徵工程中我們可以看出:

  • 聽歌天數(day_listen)越多,則流失的機率越低,其效應是單調性的。
  • 缺失值全部分成一類,出乎意料的有著更低的流失率,在找到填補缺失值的好方法之前,將所有缺失值列為一個類別有可能可以幫助預測,需要透過驗證集來做實驗。
  • 5個類別(包含缺失值),的數量佔比最少都有17%以上,這使得流失率的準確度是可以相信的。

模型訓練及驗證

將所需要的模型(隨機森林以及XGBoost準備好),並列出目前有的特徵:

選取特徵,分別區分聽歌天數(day_listen_bins)以及原始特徵(day_listen),並建立隨機森林模型訓練函數:

day_lis_bins = ['msno','day_listen_level','is_churn']
day_lis = ['msno','day_listen','is_churn']

這裡將資料切20%出來做為驗證集,而在參數調整上並沒有最佳化,只設定了300棵樹以及切分條件為5%,僅僅為了防止overfitting,由於流失的樣本數很少,將其權重設定較高。

接著開始訓練:

將結果存成csv,下載下來,從本地端提交到Kaggle:

觀察兩個模型預測的機率,驗證集分數(Val_score),以及提交分數(Public_score):

  • 原始特徵的log_loss略小於有切分過的特徵,但是差異非常小,為0.00024。
  • 有切分過的特徵的預測可以從綠色線看到,會是特定的數值,和藍色的細緻度相比,較為簡單,我們必須判斷目前的情況是underfitting還是overfitting來選擇,筆者認為目前的情況是underfitting的,等級切分雖然過濾掉noise但也過濾掉有價值的資訊,因此筆者選擇原始特徵。

使用者潛在滿意度

在畫一次分布圖,用 ax.axhline 確認流失與否的分布峰值位置:

使用者潛在滿意度(user_latent_satisfaction)的單變數分布,藍色為未流失,綠色為流失。

峰值位置經過確認之後僅僅差了0.03,未流失的峰值位置為0.75,流失的峰值位置為0.73,這很有可能僅僅只是noise,接著我們丟到模型裡做實驗,一樣地我們使用隨機森林,訓練完畢後存到storage並提交到Kaggle。

print('val_log_loss:', np.around(satis_val_score,decimals=6))
print('pub_log_loss:', 0.15693)

比起聽歌天數的log_loss(0.15707),確實下降了一些,這讓我們做這樣的推測,使用者潛在滿意度(user_latent_satisfaction)確實對是否流失有影響,但就我們目前的定義(100%歌曲數 / 總歌曲數)所達成的效應很小,數量級在0.001,如果有其他更好評斷使用者滿意度的資料在這個部分可以做得更好。

其餘特徵

在此資料集的所有資料表中,依序還有相當多的特徵,讀者應該也發現了,寫SQL-query,儲存到storage,在讀取,整個過程手續是繁複的,因此在硬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處理大數據的另一個方法則是了解資料型態,並對儲存空間以及計算方式做優化。

筆者將會把這些內容包含在下一篇文章中,並且詳細的紀錄下特徵工程的步驟,讓我們的顧客流失預測模型達到當時比賽的Top5%!

完整程式碼

GitHub

後記

從鐵達尼號資料集跳到KKBOX顧客流失預測的資料集後,資料工程難度大幅上升,同時,髒資料也越來越多,這時候發現,很多分析是無法盡善盡美的,資料集永遠都有新的不乾淨的問題,以及問不完的分析問題,這時候筆者採取的作法則是一一評估每個問題的影響程度,如果影響較小,就當作noise,而對於分析問題,選擇那些對我們要達成的目標(這裡為預測流失)可能有較大影響力的分析開始處理,畢竟在現實生活中,需要交差的結果以及業務目標,或是顧客所需,都會有時間壓力,而技術也是有限的,因此,挑選影響力最大的項目以及估算髒資料的影響力就變成重要的事情,希望讀者也從這篇分析裡學到想要學的,同時,筆者的Medium上也會繼續記錄各種我嘗試過Machine Learning的side project!

若你有任何問題,歡迎直接在下面留言,或是寄信到我的信箱yltsai0609@gmail.com ,我收到信之後會盡快回復給你!

Reference

SQL Scavenger Hunt Notebook

Safely Analyzing GitHub Projects: Popular Licenses

Standard SQL Query Syntax

GoogleDatalab-notebook-BigQuery-tutorials

--

--

YL-Tsai
YL-Tsai

Written by YL-Tsai

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with 4y+ experience | Exploring the data world | Recommendation, Search, Ad System.

No responses yet